平時沉浮於紅海之中,身心疲憊,甚至不想做,這現在的企業不是人做的(是人才做的,因為我不是)。因為清華總裁班,我才每月有一周末,關上手機給自己工作放個假,並能分享中國頂尖專家剖析企業經營之理論,能分享甬城優秀企業家企業經營之實踐。
隨著學習的深入,從享受學習,逐漸開始享受做企業的快樂。每次聽課都走神:因為與實踐太真。平時遇到的、一直發生的或未來將發生的,似乎那麽的殘酷,每次為什麽交了“學費”才明白,其實所有的這些,老師們都解剖到我的心坎裏,把理給講明白了,給總結出來,原來是這樣的,是可以這樣的。
通過學習史永翔老師的《民企總經理財務管理》課程,結合目前惡劣的客觀環境和企業快速發展情況,我公司重新確定近三年的發展規劃,把提高企業的生命力放在首位、增強企業現金儲備,加快現金流動,砍去可花可不花的成本,砍掉可做可不做的項目,砍掉不賺錢的業務,並精兵簡政,以安全渡過這看不清的二三年,另在史老師的指導下,應用正態分布曲線原理,將塑機維修備件從3000萬降到2400萬,多盤活了600萬的資金。
通過學習章義伍老師《共贏領導力》課程,讓AG重新思考和調整人力資源戰略,以自我培養為主,引進為輔。通過培訓和大膽輪崗來提高人才的整體層次,並謹慎分析和應用好四個階段的人才,不斷思考如何更充分的受權(指授任務非授權力)。更期待進一步向章老師學習造係統、做流程,讓“領導者少做重複的事”逐漸成為現實。
通過學習劉紅鬆老師《戰略管理》課程,讓AG在企業經營中思維更開闊,視眼更高遠,不斷思考企業發展模式(是多元化的還是精約化好?),企業發展的方向,市場戰略,品牌戰略,人才戰略及構建企業文化的思路等等理論,這些都將會在AG管理實踐中產生深遠的影響。
通過學習於洪波老師《現代項目管理》課程,對項目管理的含義有了新的理解。這些貫穿AG做企業的每個階段,每個決策。甚至貫穿在AG生活中。對於一次新新AG的開發,一個新市場的開拓,一個大客戶的公關都會有或多或少的指導意義。其中所涉及:項目的四要素,基本特征,借勢去勢,項目的選擇要素,消逝活動等等重要概念和思想。
還學習餘世維老師《中層危機》等等好課程,所學心得在此就不一一例舉,隻是學習之餘的激動和興奮之情與大家分享。我相信在以後的學習中會收獲更多,更深刻。會讓我以更輕鬆的心態去經營企業,“讓企業和AG一起變的優秀”,並享受其中無盡的快樂。